万字对话王成录:替代安卓只九游体育- 九游体育官方网站- 娱乐APP下载是鸿蒙价值的不到5%
2025-07-17九游娱乐,九游娱乐官网,九游app,九游下载安卓,九游体育,九游,九游下载,九游体育娱乐,九游体育app,九游体育网页版,九游真人,九游棋牌,九游捕鱼,九游娱乐靠谱吗,九游体育官网,九游官网
验证成熟后,再回到安卓系统上的EMUI进行落地。内部有个通俗的说法,叫“抽屉式替换”:就是把安卓EMUI上的某一模块抽出来,然后替换成鸿蒙系统的模块。这个难度非常大,因为一旦把它抽下来,跟周边系统的兼容性就会成为巨大挑战。举个例子:我刚到终端做的第一个版本,就是把安卓原有的文件系统换掉。因为安卓自带的文件系统,在ROM上的随机读写能力很差,碎片率高,主要问题是算法不好,后来我们又陆续换了内存垃圾回收算法、进程调度机制、运行时系统、System server等。所以,华为当时的核心出发点,是为了让EMUI持续有竞争力。而这种竞争力,必须依赖一个完整的平台来做持续验证。当时内部叫“抽屉式替换,沿途下蛋”。就是说一边替换,一边沉淀成果。
王成录:鸿蒙并非因为制裁而仓促启动,早就准备好了,2019年只是顺理成章的发布节点。2017年7月我们给任总做汇报,非常成功。大家最不理解的,其实是“软总线”这个概念。哪怕今天讲的“碰一碰”,很多人也只是略有理解,并不了解背后的深层逻辑。我记得给任总汇报,当时演示的一个核心场景特别形象,拿的是阿里的智能音箱。我们在这个音箱上放一首音乐,然后用手机靠近这个音箱,一旦软总线连接上,音乐播放界面立刻就显示在手机屏幕上,相当于给音箱“装了一块屏幕”。背后的逻辑是:通过软总线,手机和音箱被“融合”为一台设备,手机变成音箱的控制界面。当把手机拿开,超出无线覆盖范围后,音乐依然继续在音箱里播放,这场演示几乎让在场所有人都“哇”了一声。
软总线的启发,一是沙特电信的案例“POOL”这个理念,二是来自手机的启发,。当时提出这个概念还是很有挑战的,因为大家觉得完全不可能,而我当时非常坚持,因为我们的手机其实没有线跟网络连接,虽然我们看不见,但实际上手机也一直通过无线通道跟基站保持连接,能实现语音、数据的实时通信,说明无线完全可以实现高可靠连接。那为什么不能把总线搬到无线网络上?再比如电信行业的通信协议,我们今天的电信系统,其实跑的底层协议就是TCP/IP,本质上是个“包交换”协议,从理论上讲,它并不适合实时通信,但我们照样可以打电话,说明通过系统优化可以突破这个限制。所以我认为,只要我们有系统化的设计能力,完全可以通过无线来承载“总线”功能。
王成录:这个问题很好。现在回想起来,我们还是特别骄傲,因为我们真的做了一次“大胆的技术突破”。第一,要感谢华为在通信技术上的长期积累和创新,比如刚刚提到的MSC POOL,这是华为最早提出并验证成功的,后来成了行业标准。第二,我认为当时我们团队的“非典型背景”也起了关键作用,我不是学计算机专业出身的,而是从通信背景出发,反而没有被已有的操作系统思维所限制。我大胆地提出在当时看起来“很不靠谱”的想法:无线也能做总线,那就叫“软总线”。当时甚至连内部很多人也觉得这是胡扯。怎么可能?哪有无线能当总线用的?但我特别喜欢《海底两万里》的作者儒勒·凡尔纳说的一句话:“只要人类能想象到的事情,就一定有人能实现它。”我非常认同这句话。
王成录:我认为目前“三分天下”的基本格局已经成型了,关键是要站稳这个格局,并继续扩大,最核心的问题还是硬件的体量。目前大鸿蒙生态里的硬件数量还不够,而这是整个生态的“底座”。 这也是像我们深开鸿这样的生态厂商存在的意义:把开源鸿蒙用到更多非华为的设备上。设备数量上来了,就给“大鸿蒙生态”提供了厚实的底座,这个底座越丰富,上层的应用创新想象空间也就变大了,使用频率增加,生态闭环才有可能建立。比如我们深开鸿,今年license的发放量预计就能达到几千万,覆盖到各类行业设备。虽然这些设备散落在不同场景,但当某一个行业的密度上来后,对上层应用的“拉动”就是指数级的。只要形成了闭环,开源鸿蒙生态的裂变就会非常快。
我到深开鸿后写过一个胶片,花了一周的时间来思考,大家对鸿蒙需要有一个共同的定位。回顾历史,个人计算机的发明,最伟大的地方就是成为所有行业信息化的底座。虽然个人计算机的生产厂家并非不可替代,比如DEC、SGI、Sun Microsystems这些公司已经淡出历史,但是会有新的公司生产服务器和电脑。这个体系中,真正必不可少的是Intel和微软,如果他们两家任何一个停了,电脑行业可能就没有了,对人类的信息化影响巨大。手机行业的逻辑也一样,像酷派、HTC这样的品牌已经淡出历史,仍然会有新的厂商进来。手机厂商可以替代,但ARM和安卓无可替代。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,美国之所以能够在全球科技领域具有统治性地位,核心就在于掌握了信息技术最核心的两个“根”:芯片和操作系统。
当时做了一个非常好的场景,叫“车来灯亮”。现在,高速公路隧道运营成本的第一大部分就是电费,基本占总运营成本的30-40%。所以他们就提出设想,车少的时候能不能把灯稍微调暗一点,车来的时候灯一定要亮,但这个想法在传统方案中实现不了。因为要实现的话,又得重新布一套设备,在唐山10公里隧道要花费200万和半年的时间,成本太高了。而在开源鸿蒙的体系中,只写一个应用就够了,这个应用把摄像头、震动传感器、毫米波雷达通过开鸿总线连起来,当三个传感器同时发现信号,基本可以确定是车过来了,然后根据发出信号的传感器坐标,把附近的灯打开,车走后灯继续暗下来,这让客户非常震惊,他们评价说这是一个完整的3.0解决方案,真正把智能化带到了交通领域。
我们的理想目标,是用开源鸿蒙按照场景把万物连起来,变成像刚刚说的“POOL”一样,逻辑就是一台超级设备。我们在福州城乡建总大厦的大楼里,用开源鸿蒙将楼里的3000多台设备连在一起,那个大楼在我眼里就是一台大手机。原来摄像头只能拍照,现在可以根据不同业务场景与不同设备组合,产生全新能力。我跟很多人讲过,他们不理解把门禁跟摄像头连起来有什么用。我说智能手机发明之前,也没人理解照相机和电话机会产生什么关系,但今天这两个设备组合在一起,才产生了我们今天离不开的应用,比如银行APP扫脸转账、身份安全识别……我们内部有个理想目标:让整个物理世界可编程。只要接入开源鸿蒙,任何设备在我眼里就变成了手机上的“模块”,怎么组合它、用它,都可以靠软件定义。设想一下,原来工业领域设备功能都是固定的,现在通过开源鸿蒙,让他们“按不同需求组合”,相当于把一个硬件的能力放大了几十倍、几百倍,这个价值太大了。
我们还正在和深信息建立一个“协同交付中心”,不只培养学生上完课拿证书,更希望他们能够通过真实的商业项目进行交付。这种模式有点类似企业外包,我们会把一些商用项目的固定部分长期交由学校团队负责。这是非常值得探索的一种新模式,学生能直接参与商用项目,等于在真实环境中实战,学习效果远胜于考试。对学校来说,如果每年能接到几百万的真实项目,也是巨大的吸引力。长远看,他们甚至可能发展出企业化能力。我上次在石家庄跟教育部职教司一块开会时,就提出了这个观点:中国有4000多万在校大学生,是非常优质的人才资源。但除了重点高校,很多学生做的“课题”其实是虚的、无效的。如果企业能通过“协同交付中心”方式,真正将这些学生纳入产业协同中,将极大释放他们的价值。